立即登录 注册帐号旧体诗词研习主题网站
你的位置:首页 » 典故大全
典故

巨川楫

借指朝廷重臣。唐韩愈《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》:“大厦栋方隆,巨川楫行剡。”参见:○舟楫济川...
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1日 

典故

九原心

谓对死者的思念之情。清龚自珍《乙酉除夕梦返故庐见先母及潘氏姑母》诗:“醒犹闻絮语,难谢九原心。”参见:○九原可作...
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1日 

典故

解佩江皋

汉.刘向《列仙传.江妃二女》:“江妃二女者,不知何所人也,出游于江汉之湄,逢郑交甫。见而悦之,不知其神人也,谓其仆曰:我欲下请其佩。”仆曰:‘此间之人,皆习于辞...
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1日 

典故

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

崩:败坏。一个君子三年不讲习礼仪,礼仪必然败坏;三年不演奏音乐,音乐必然荒废。古人认为礼乐是人们道德行为的规范,教化的根本,不可长期旷废。语出《论语.阳...
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1日 

典故

际风云

比喻有作为的人遭逢时机。明周朝俊《红梅记》:“这些小事,何须苦苦介怀!君才似,际风云期大用。”参见:○风云际会...
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1日 

典故

惊呼伯有至

同“惊以伯有”。清黄遵宪《西乡星歌》:“人人惊呼伯有至,昨为大盗今为厉。”...
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1日 

典故

较时量力

衡量时机和实力。宋.朱熹《答张敬夫书》:“又须审度彼己,较时量力,定为几年之规,若孟子大国五年、小国七年之说。”并列对照时机,衡量实力。宋·朱熹《答张敬夫...
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1日 

典故

九春三秋

九春:春季共九十天,故称。三秋:秋季三个月,故称。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。清.周亮《书影》卷四:“九春三秋,天景清丽。”并列春天、秋天风和日丽的好日子。清...
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1日 

典故

肩背相望

形容人员众多。《清史稿·畴人传序》:“一时承学之士,蒸蒸向化,肩背相望。”参见:○项背相望见“项背相望”。《清史稿·畴人传序》:“一时承学之士,蒸蒸向化...
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1日 

典故

剑赠津父

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子胥入船,渔父知其意也,乃渡之千浔之津。子胥既渡,渔父乃视之其有饥色,乃谓曰:‘子俟我此树下,为子取饷。……二人饮食毕,...
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1日 

‹‹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››
最近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