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敝帚”。常用于对自己作品等的谦称。唐柳宗元《谢李吉甫相公手札启》:“激以死灰之气,陈其弊帚之词。”...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0日
不认为是对的。表示不同意。宋.杨万里《宋故少保左丞相郇国余公墓铭》:“宣教郎王定国者,以守御之功得官。宰掾修怨诬之,以为伪官,白之中书。时宰主之,独参政周公必大...
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谓身处困境,急待救援。明徐渭《送某人之台州》诗:“木吏愁难付,波臣槁欲穿。”...
同“北辕南辙”。唐韦嗣立《偶游龙门北溪》诗:“还悟北辕失,方永南涧田。”...
见“大笔如椽”。...
见〔不可无一,不可有二〕。见“可一而不可再”。...
源见“玉楼受召”。谓优礼贤才。宋刘克庄《沁园春.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》词:“莫献渠侬,白玉成楼,黄金筑台。”...
改变过去的和平常的习惯规则。《管子.君臣下》:“为人臣者,变故易常而巧官以谄上谓之腾。”《周书.乐运传》:“变故易常,乃为政之大忌;严刑酷罚,非致治之弘规。”...
并列公,正派无私。循,通徇,曲从。违背正道,营私舞弊。《北史·炀帝纪》:“侵害百姓,~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人品性不好。→假公济私?大公无私...
比喻优秀子弟。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非谢家之宝树,接孟氏之芳邻。”参见:○芝兰玉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