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谓引申为不能仅仅以形态为论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~,短不方规,不可以为圆。”△描写主观。...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0日
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来。常用于讥讽或开玩笑。元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一折:“和这等东西,有什么好话,讲出什么理来,狗口里吐不出象牙。”亦作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”。巴金...
偏正矜,自尊自大。谓觉得矜持不好,就果然改变不矜持。《老子》30章:“故善者,果而已矣,不敢以取强,~……”※矜,不读作guān、qín。△用于描写诚恳。...
晋.葛洪《神仙传.左慈》:“公闻慈求分杯饮酒,谓当使分先饮,以余与慈耳。而拔道簪以画杯酒,中断,其间相去数寸,即饮半,半与公。”三国时,左慈在宴席间,当曹公...
主谓指国家无内外忧患,太平无事。语出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贤者在位,能者在职,国家闲暇,及是时。明其政刑。虽大国,必畏之矣。”[例]唐代前期,国势强盛,~,促...
一:统一,一致。揆:尺度,准则。意谓从古至今情况相同。明.于慎行《谷山笔麈》卷四:“小人谄态,无所不至,古今一揆。”见“古今一辙”。...
《论语.子罕》:“毋必,毋固。”朱熹集注:“必,期必也。固,执滞也。”后以“固必”表示一定,必然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论仙》:“事无固必,殆为此也。”唐杜甫《寄...
源见“击壤”。指歌颂太平盛世。清赵翼《日计》诗:“留与熙朝歌《击壤》,含哺鼓腹作无怀。”...
比喻漂泊流离。梗,断梗;蓬,飞蓬。明范受益《寻亲记.相逢》:“梗迹蓬飘,跋踄山川岂惮劳。”并列梗,断梗;蓬,飞蓬。比喻漂流流离。明·范受益《寻亲记·相逢...
犹膏唇拭舌。歧舌,谓舌头上耍花招,说话反复无常。清钱谦益《复李叔则书》:“生平迂愚,耻以文字媚人,况敢膏唇歧舌,以诳知己。”并列歧,不相同,不一致。意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