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”。唐·李亢《独异志》卷中:“韩娥过齐雍门,鬻歌假食,既毕,而~。”...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21日
比喻作事不权衡轻重,得不偿失。《庄子.让王》:“今且有人于此,以随侯之珠,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;是何也?则其所用者重,而所要者轻也。偏正用珍珠弹麻雀。比喻...
《三国志.杜恕传》“免为庶人,徙章武郡,是岁嘉平元年”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后因以“一心一意”谓同心同意;或专心专意,毫无他...
用勤奋补救笨拙。含有自谦之意。隋李德林《〈霸朝集〉序》:“心无别虑,笔不暂停。或毕景忘餐,或连宵不寐。以勤补拙,不遑自处。”偏正用勤奋来补救笨拙。隋·李...
比喻官复原职,得意而归。清许葭村《谢沧州刺史周惠物》:“顷知庆协元旋,益舒下念。”●《易·履》:“上九,视履考祥,其旋元吉。象曰:元吉在上,大有庆也。”...
因:趁着。趁着风势吹灭火。比喻乘势顺便行事。《景德传灯录.前汝州南院和尚法嗣》:“因风吹火,用力不多。”偏正因,趁着。形容顺着风势吹火,比喻趁势行事。《歧...
同“细柳营”。唐杜甫《春远》诗:“故乡归不得,地入亚夫营。”...
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。清魏源《淮北票盐志叙》:“夫票盐售价不及纲盐之半,而纲商岸悬课绌,票商云趋鹜赴者,何哉?”并列鹜,鸭子。比喻各方奔赴而来。清·魏源《淮...
见“以言取人”。《孔子家语·子路初见》:“宰我有文雅之辞,而智不充其辩。孔子曰:‘……~,则失之宰予。’”...
因:依据。制:制定。根据不同的事情制定相应的适当措施。《汉书.韦贤传》:“朕闻明王之御世也,遭时为法,因事制宜。”《三国志.吴书.孙皓传》注引皓《诏》:“汉室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