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字号: 超大 标准 诗教网 发布于2019-04-21 226人浏览
假设的姓名。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宋.王安石《拟寒山拾得》诗之八:“张三裤口窄,李四帽檐长。”《五灯会元.福州长庆慧棱禅师》:“有人从佛殿后过,见是张三李四。从佛殿前过,为什么不见?”鲁迅《致台静农》:“上海的情形也不见佳,张三李四都在教导学生。”
并列 假设的姓名,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鲁迅《书信集·致台静农》:“上海的情形也不见佳,~,都在教导学生。”△多用于不点明或不特指某人。也作“张甲李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