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登录 注册帐号旧体诗词研习主题网站
你的位置:首页 » 典故大全 » 正文

水滴石穿

选择字号: 超大 标准 诗教网 发布于2019-04-21   89人浏览

《汉书.枚乘传》:“泰山之霤穿石,单极之?断干,水非石之钻,索非木之锯,渐靡使之然也。”后因以“水滴石穿”比喻坚持不懈,集细微之力成就难能之功。亦比喻小错误日积月累就会演变为大错误。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:“乖崖援笔判曰:‘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’”杨纤如《伞》:“在她看来,水滴石穿,功到自成。”

并列 水不断地滴,能把石头滴穿。语本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泰山之溜穿石,单极之沆断干。水非石之钻,索非木之锯,渐靡使之然也。”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10:“张乖崖为崇阳令,一吏自库中出,巾下有一钱。乖崖杖之。吏曰:‘一钱何足道? 乃杖我也!’乖崖援笔判曰:‘一日一钱,千日千钱,绳锯木断,~。’”△多用于描写持之以恒的精神。→铁杵磨成针 跬步千里 锲而不舍 ?一暴十寒 半途而废。 也作“滴水穿石”。

解释 水不停地滴,能把石头滴穿。比喻只要持之以恒,日久天

长,自会做成难以想象的事情。

出处 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泰山之溜穿石,单极之绠断干,水非石

之钻,索非木之锯,渐靡使之然也。”

枚乘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,江苏淮阴人,曾经作过吴王刘濞

掌管诏策文书的郎中官。枚乘在刘濞发动七国叛乱前,曾上书谏

阻他起兵,叛乱中,又劝谏他罢兵,吴王均不听从。后来,吴王

的叛乱被平定,而枚乘也由此出名。

在谏阻吴王刘濞叛乱的奏疏中,枚乘说:“福的产生有基础,

祸的产生有根源,接受产生福的基础,杜绝产生祸的根源。祸从

何处来的呢?泰山流下来的水可以滴穿石头,井上辘轳的绳索可

以磨断木栏。水本身并非

能钻透硬石的钻子,绳本

身并非能锯断木头的锯子,

这是逐渐浸润摩擦的结

果。”枚乘希望吴王积累德

行,了解背弃义礼的危害,

三思而后行,早早地在错

误发生前将其消灭在萌芽

状态。吴王没有采纳他的

意见,枚乘就离开他,去

了梁国。

近义 绳锯木断

反义 一曝十寒

例句

学习贵在坚持,日积月

累、水滴石穿,通过长时间的

积累,水平自然就会提高。

猜你喜欢

最近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