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登录 注册帐号旧体诗词研习主题网站
你的位置:首页 » 典故大全 » 正文

名下无虚

选择字号: 超大 标准 诗教网 发布于2019-04-21   58人浏览

《陈书.姚察传》:“沛国刘臻,窃于公馆访《汉书》疑事十余条,并为剖析,皆有经据。臻谓所亲曰:‘名下定无虚士。’”意思是负有盛名的人必有实学。后用“名下无虚”形容名实相符,名不虚传。《镜花缘》八八回:“果能文不起草,走笔立就,那才算得名下无虚哩。”

主谓 虚,虚假。盛名的人定有真才实学或卓著成就。语本《陈书·姚察传》:“沛国刘臻,窃于公馆访《汉书》疑事十余条,并为剖析,皆有经据,臻谓所亲曰:‘名下定无虚士。’”《镜花缘》56回:“巧文,题花二位世姐同耕烟姐姐学问鸿博,妹子常听老师言及;今得幸遇,真是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对人的评价。 →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 ?徒有虚名 名不副实

猜你喜欢

最近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