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登录 注册帐号旧体诗词研习主题网站
你的位置:首页 » 典故大全 » 正文

黯然失色

选择字号: 超大 标准 诗教网 发布于2019-04-20   145人浏览

指相比之下,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、光彩。清 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顿使《会真》、《长恨》等篇黯然失色。”秦牧《艺海拾贝.〈最后的晚餐〉》:“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坛三杰之一的达.芬奇的那幅著名的《最后的晚餐》,就是这些画里面的一幅,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,都黯然失色。”

偏正 原指心神沮丧得变了脸色。后多形容相形之下暗淡无光,失去原有的色泽与光辉。高阳《粉墨春秋》15回:“入夜灯光管制。‘东方之珠’的香港,本以灯火璀璨的夜景出名,这天却是~了。”△贬义。描写相形见绌,好像失去原来的光彩。→暗然无光 相形见绌 ?光彩夺目 聊胜一筹 光彩射人。也作“黯然无色”。

猜你喜欢

最近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