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指青年人前程远大,成就将超过年长的人,值得敬佩。孔子在勉励他的学生求学上进时说,青年人是可怕的,怎么能断定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?一个人到了四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,那就不值得害怕了。
【出典】:
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曰:‘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’”
【例句】:
三国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后生可畏,来者难诬;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。”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吏部尚书何晏甚奇之,题之曰:‘后生可畏,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矣。’”
主谓 青年必能超越先辈,令人敬畏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~。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人形容青年实力。→风华正茂 ?马齿徒增
解释 后生:后辈、下一代。指青年势必超过前辈,令人敬畏。
出处 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。”
孔子说:“青年势必超过前辈,令人敬畏,怎么知道将来还
不如现在呢?如果四五十岁还没有名声的话,也就不值得害怕
了。”北宋经学家邢昺注释说:“年轻人完全可以通过积累学行,
成就道德,他们确实令人敬畏,哪里知道日后他们这些年轻人的
道德文章会不如今天的我呢?如果年少时不积累学行,成就道德,
到了四十岁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声,这时候即使打算硬着头皮
来充电,也终究成就不了大的道德,所以已经不值得害怕了。”
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两个方面,一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;二
是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。后生可畏,前提是后辈、下一代应
该首先受到良好的教育,
教育搞得好,青年人的前
途才会一片光明;同时,
青年人必须在年少时就进
行不懈的努力,只有这样
才能超越现在。如果到了
四五十岁还一事无成的话,
那就说明教育没有成功或
者自身没有努力,已经没
有什么希望了。
反义 少不更事
例句
你年纪轻轻就做出这
么大的成就,真是后生可畏
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