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登录 注册帐号旧体诗词研习主题网站
你的位置:首页 » 典故大全 » 正文

放诸四夷

选择字号: 超大 标准 诗教网 发布于2019-04-20   53人浏览

四夷:古代统治者对华夏族以外各族的蔑称,即东夷、西戎、南蛮、北狄或北貊(mò)。也泛指四方边远地区。放逐到四方非华夏族那里去。指因罪充军到远方。鲁迅《对于批评家的希望》:“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,例如……出洋留学和‘放诸四夷’的区别,笋和竹的区别。”也作【放诸四裔(yì)】。(四裔:四方边远之地。)鲁迅《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那也可以临末声明:‘君子不为已甚,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’的。”原作【投诸四裔】。《左传.文公十八年》:“投诸四裔,以御螭魅。”

述补 四夷,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,即东夷、西戎、南蛮、北狄或北貊。也泛指四方边远地区。放逐到四方非华夏族那里去。因罪充军到远方。鲁迅《对于批评家的希望》:“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,例如……出洋留学和‘~’的区别,笋和竹的区别。”△多用于充军方面。也作“放诸四裔”。

猜你喜欢

最近发表